聰明學統計的13又½堂課:每個數據背後都有戲,搞懂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聰明學統計的13又½堂課:每個數據背後都有戲,搞懂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數據(Data)"本身就已經極簡化整個待描述事件及過程,並且試圖用合理地、可說明人地理由讓使人相信這些行為所產生的"數據"是具代表性的。可惜,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大多數的數據都仍未能充份地解懌一項行為,且在未經合理的分析前,總是沒有用處,甚至會誤導人們。(通常的原因是其中充滿太多的outliers)

統計本身的迷人之處在於其透過分析的技巧,可讓這些似是而非的"數據"變的更容易解讀,以進而作出正確的選擇決策。但這中間的成功關鍵則取決於統計分析者的專業能力及品德。統計學者可以因為"自已的無知"或"讀者的無知",有意或無意地使其分析結果讓人誤判。所以強烈建議每個人都必需有解讀"數據"或者"統計報告"的能力,一些簡單的邏輯判斷即可有助作出正確的決策。在此,我不願意去提及有些因為政治因素而利用統計這項利器來愚弄人民,甚不可取。

作者在文章之末提到了幾項統計軟體,有些軟體隨手可得且可完成大部份你想的到的統計分析,例如Microsoft Excel。如果你的手中有一些資料,而你也想透過這資數據來作出一些屬於你的分析決策的話,不彷一試。

  •  Microsoft Excel
  • Stata (www.stata.com)
  • SAS (www.sas.com/technologies/analytics/statistics)
  • R
  • IBM SPS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查爾斯.惠倫 Charles Wheelan


  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博士。大學畢業於歷史悠久的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碩士就讀普林斯頓大學。2012年6月起任教於達特茅斯學院。2004~2012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哈里斯學院資深講師,任教第一年即獲得學生票選為非必修課程的「年度最佳教授」。他的第一本著作《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先覺出版)榮登博客來「年度百大趨勢書」。繼《非典型人生建言》(先覺出版)之後,本書2013年出版即登上《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榜。

  作者討厭微積分,卻深愛統計學,因為他發現,統計可以幫助你回答五個重要的問題:
  民調是如何計算出來,又怎樣加以操弄?
  在哈佛這類名校求學,真的會改變人生?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花錢延長產品的保固期?
  信用卡公司如何從你的消費紀錄看出你是會延遲繳款的人?
  如何提升做決策的效果,而不白忙一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 MI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