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111

目前分類:Socialization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你曾經問過自已類似像"人生的目的為何" 或是 "是否可改變運命"的問題嗎? 

 "當心靈遇上科學(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影片中訪問了十四位專業領域的學者,包括哈佛、史丹佛及洛杉磯大學的教授,以類紀錄片的手法,證明、闡述量子物理學如何解釋心靈現象,用科學的角度來檢視心靈所遇到的議題。

1  

一直有個疑問:人類的意識是早就有規則地已被決定的? 還是可以由自由意識決定呢? 換句話說也就是,當你現在在看這篇文章時,是你自已有意識地決定在這個時間看閱讀,還是其實這一切早就注定好我會寫這篇文章,而你又會在此刻讀此篇文章呢?

探討這個議題的背後意義在於"是否我們有能力改變自已?" 

'Are all realities existing simultaneously? '  "事實" 它本身就是同時發生的,其差別只是在於我們選擇或願意去相信或見到其中某一種版本? 這個觀念非常有趣,也就是說如果用第三人的角度來檢視你自已,你會發現可以模擬出很多版本的結果(事實)。但是如果此觀念為真的話,也就是說我們的周遭實際上存在有許多可能性的選擇,為何通常我們仍會選擇重覆性的"真實"? 如果,鼓起勇氣地作出一些原本不敢作的決定或選擇,你會發現生活會有許多的變化。 

影片中提到另一個觀點"The mystery of the direction of time",它提現代科學的假設都是認為時間是一直線的,人們只能記住"過去",而無法"記住"未來。且無法改變過去,只能改變未來。由歷史的角度來看是,每一個世代都有被一些錯的離譜的假設給制約,而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當代錯誤假設的例子。

人類的大腦可以處理400 billion bits of information, 但是我們的意識只能處理2,000。所以當人類眼睛所傳送的影像遠大過於大腦能處理的負荷,因此只會處理有意識的部份。也因此"意識"變地非常重要,因為其將決定大腦如何處理資訊。

 

  

MR. MI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 Martin E. P. Seligman, Ph.D , 洪蘭 譯

最喜歡書中分享的一句話:「上帝給我們雅量平靜的接受不可改的事情,給我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情,給我們知慧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能改變的。 -Reinhold Niehuhr, "The Serenity Prayer" (1934)

多數的人們都想透過改變來改造自已的人生,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那些事是不值得花時間去改變,而那些事是可以改變,但我們卻花太少的時間在其上的呢?當你知道了什麼可以改變,什麼是必需接受的區別時,就是改變的開始。

以宿命論來說,有些事物是在你出生時即已註定,甚至在許久許久以前,你的出生,目前事物的出現,將來事物的出現,都早已有所安排。

我相信宿命論,因為人生而不平等,而對於這些不平等,你人生能真正改變的真的少之又少,或者是說你能得襠因為改變命運而最後成功的人,是佔絕對少數的,否則就不會被報章所大俟報導。而且就算他的成功也並非來自已"改變",而是宿命早已決定你會因為"改變"而有所成功。

但在人既定的宿命底下,並非所有的事物都是被規劃好的,那些不會真正影響到其他人的宿命的事物,你是可以改變它的 - 但改變這些卻足以讓你感覺人生重大的改變。

 

MR. MI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ur body language reveals our thoughts and attuitude, and it also decides the first impression we delivered to people.

Learn how to use SOFTEN rule to soften the body language.

 

S smile - let people feel your are friendly.

O open arms- shows you are willing to talk.

F forward lean -show you are interesting in the topic. 

T touch- soft and firm hand shake, and tell your name with smile.

E eye contact- naturally, and response people by eye contact

N nod- shows you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I am listening.

Source : 吳永佳

MR. MI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